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政策"见底"楼市转向 房地产迎来调整缓冲期

中华工商时报  2014-10-13 10:18

[摘要] 受“限购”解除和信贷放松政策双重影响,各“解限”城市成交略有回升,买卖双方的预期、心态正在发生变化。专业人士表示,随着此次楼市调控政策“见底”,此前持续“向下”的楼市或将进入“缓冲期”。

受“限购”解除和信贷放松政策双重影响,各“解限”城市成交略有回升,买卖双方的预期、心态正在发生变化。专业人士表示,随着此次楼市调控政策“见底”,此前持续“向下”的楼市或将进入“缓冲期”。

心态变化促成交回升

国庆黄金周历来不是楼市成交高峰,但央行、银监会节前发布的“房贷新政”,让不少人增加了“度假”新项目——“看房”。“本来打算和家人朋友组个‘自驾游团’,结果成了‘看房团’,一天就看了5套房。”杭州市民孔先生说。据透明售房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黄金周杭州市区共签约新房804套,为近四年来同期。

作为二线城市的山东省会济南,在国庆结束后的10月8日和9日,商品房成交套数分别为241套和224套,呈现出回升的态势。

除了实际成交略微回升,楼盘来访量明显增加更显出房贷新政带来的变化。呼和浩特是公开取消限购的省会城市,虽然9月29日至10月5日一周时间,该市城区网签成交一手商品房只有141套,但与平淡成交相对的是售楼部人头攒动。南宁中海地产营销总监杨海峰也介绍,恒大集团在南宁开发的恒大绿洲楼盘,10月7日开盘的两个内销售额达到8亿元。

在杭州、济南、武汉、南京、成都等多地,受“房贷新政”影响,黄金周看房者都有明显增多,有楼盘的销售经理说,“许久没见到这样热闹的场面了”“消费者的信心明显得到提升”。

尽管“房贷新政”的实施细则仍待明确,但部分购房者的心态开始起了变化。由于过往有“刺激”楼市的先例,一些购房者害怕“错失良机”,加快下单步伐,也有一些购房者担忧“抄底抄在半山腰”,仍在看风向、等细则,不过总体来看,购房者入市、出手心态趋强。

政策见底楼市转向

尽管各银行有关“房贷新政”的具体细则仍待出台,但多数开发商、购房者认为,当前楼市提振政策已经“见底”,房价、成交也很可能逐步“止跌企稳”。但也有人认为,“利好出尽是利空”,如果“房贷新政”打折,楼市颓势或将持续。

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教授认为,此次央行、银监会限贷政策松绑,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目前整体资金面还比较紧张,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管控,加之临近年底,各家银行相对都比较谨慎,是否会很快跟进并调整各自的具体信贷政策还存在未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也表示,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静态估算,央行房贷新政策在短期将刺激大约550万套住房需求提前释放。但对于城镇现有的约5000万套空置房和约400万套待售房,实属杯水车薪。他认为,新政是否真正能起到作用,核心在于市场对房价的预期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尽管“房贷新政”已出,但对楼市走势的争论从未停歇。安信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万知认为,“认贷不认房”主要刺激了改善需求和部分投资需求,但由于目前商品房库存仍处在高位,未来至少还有2至3个季度的库存消化期,房企的策略仍是加快周转、以价换量为主。

迎来调整“缓冲期”

“等细则”已成目前全社会对楼市实时热门切的期待。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房贷利率有85折或者更低的折扣,楼市成交将稳步回升,如果利率折扣较少,购房者也许会期待更大幅度的“救市”政策,就会观望、等待拉低成交。因此,“房贷新政”的具体落实将对后续楼市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楼市的政策导向由限制转向逐渐放松,限购与限贷逐步放宽,其他限制政策整体趋缓。”广发证券研究员乐加栋说。在此情况下,市场将成为左右楼市的主要力量,“房贷新政”中的首付比例、利率水平将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究竟“给不给力”,且看银行“脸色”。

尽管各银行有关“房贷新政”的具体细则仍待出台,但多数开发商、购房者认为,当前楼市提振政策已经“见底”,房价、成交也很可能逐步“止跌企稳”。但也有人认为,“利好出尽是利空”,如果“房贷新政”打折,楼市颓势或将持续。

相关阅读:

房地产调整不会短期结束 经济破7可能大幅增加

四大行首度回应"房贷松绑"大行建议调整房贷政策

中行为房贷松绑泼冷水:楼市调整将持续至2015

西安出租运价调整已纳入政府工作

楼市调整进入“缓冲期”预期心态正发生变化

微信

 

中国房地产陷入全面调整周期

火焰过后是海水。中国房地产在经历了2013年一轮价量齐升的快速增长之后,2014便陷入了量价齐跌的低迷状态。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渐次回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萎缩,土地购置量和购置价格也相应回落。截至2014年6月末,累计销售面积48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百城住宅平均价已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71个城市环比出现下跌,其中包括历来价格坚挺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以及广州,且跌幅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开发商拿地态度也趋于谨慎,上半年累计土地购置面积14807万平米,同比下跌5.8%;土地平均购置价格涨幅出现较大程度回落,同比增6.5%(2013年同期值23%)。

市场长期高景气刺激了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2010-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始终稳定在20%左右。201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贡献了地方可支配收入的33%,因此,房地产既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要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实现“稳增长”目标,必然需要先稳住楼市。要平衡地方财政收支,也必须依靠“土地财政”。在国务院2014政府工作报告定调“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后,多数省市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救市基调高度一致,政策松动和刺激力度逐步升级。

通过广东、福建部分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同口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与限购型城市相比,房地产政策管控较为宽松的非限购城市商品房销售在进入2014年后也出现同步下滑,两者商品房销量在二季度末的表现趋于接近。这表明无论政策调控存在与否,市场对房地产看涨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进入调整周期的看法已经趋于一致。

长周期因素拐点凸现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度减弱。上世纪7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后期的人口高峰带来了1985-2010年劳动力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刚需”的增加。1986-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量一路上涨(2008年金融危机除外),年均增速达到29.6%。住宅平均价格也由1991年的756元/平米上涨到了2013年的5850元/平米。2010年,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4.5%的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到2013年这个比例下降到72.8%,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65岁以上买房需求较薄弱的群体占比逐年增加。

结婚置业是商品房需求的主要构成之一。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20-39岁年龄的人数在2015年后出现明显下行趋势。我们预计新结婚对数将从2013年的1350万对,逐年下滑至2020年的800万对,年均增速为-7%,可见未来5年结婚置业刚需下滑。

城镇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减弱。高速城镇化下城市人口的扩张支持了地产刚需预期,从而产生一定的价格上涨动力,但是泡沫却出现在城镇化减缓但预期仍未充分调整时,此时投机是支撑房价泡沫的主要动因。中国城镇化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虽然与日本美国等城镇化水平在80%以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潜力还很大,但是就目前人口结构和经济形势来看,未来的城镇化速度以及城镇人口增速都会明显下降。农民工带来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城镇化的速率将减缓。城市分化将逐步加大,不同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决定着地区城镇化水平,缺乏经济吸引力的城市不仅难以吸引外地流动人口,甚至本地人口都将有外流趋势。

下行趋势已经明确

长周期因素将牵引房地产周期发生转折。从海外经验来看,当人口结构、城镇化等影响房地产的长周期因素出现拐点后,将沿着市场需求“市场预期”市场趋势的路径对房地产周期产生深刻的影响。2010-2015年是中国人口结构以及城镇化的拐点发生的密集期,劳动力人口、城镇人口及婚龄人口的变化共同促成国内房地产在长周期上出现向下拐点。我们的测算结果表明,从现在直至2016年初国内新宅潜在供应量将始终对房地产价格形成较为明显的抑制。

供给弹性加大形成房地产“弱平衡”长期格局。长达十余年的景气周期促进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应对旺盛市场需求、开发成本和政策调控的快速变动,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前瞻性的土地储备充足,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与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商业模式也从最初的“囤地增值”过渡到“高周转盈利”,市场供给弹性大大增强。在房地产需求趋弱的背景下,房地产供过于求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高供应弹性意味着市场需求将得到及时、足额满足,维持“弱平衡”市场格局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

部分城市人口呈现流出趋势,价格已体现预期转变。2010年后城镇化进程已经放缓,城市间的不均衡尤为突出。在2010-2012年期间,房地产平均价格上涨约10%的背景下,人口增速为负的15个三线城市中的蚌埠、开封、十堰、韶关、茂名、南通这6个城市以及人口负增长的省会城市南宁房价已出现逆势下跌,房价预期转变与分化已提前出现。二三线城市人口城镇化步伐大幅放缓甚至出现倒退,以至于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也相应减少。

房价收入比和人口密度体现长期价格趋势。在地产投资需求减弱,买房者开始以自住性需求为主后,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会逐渐体现出来。通过比较国内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我们发现一线城市普遍较高,这与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房价收入比高于该国其他城市的情况一致;二线城市中杭州、厦门、福州、海口等也较高,其人口密度、建成区可建商品房面积以及资本吸引力等成为房价收入比偏高的主要因素;三线城市中三亚、温州房价收入比畸高,与当地居民实际可承受能力形成较大差距。

在房产需求以自住性需求为主时,人口密度决定房价。当房价上涨预期下的投资成为重要需求时,资本的流向决定了房价的走势。东京、纽约等地房价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其他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无论人口密度还是资本充裕度都高于其他地区,中国的房价情形也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相关阅读:

房地产调整不会短期结束 经济破7可能大幅增加

四大行首度回应"房贷松绑"大行建议调整房贷政策

中行为房贷松绑泼冷水:楼市调整将持续至2015

西安出租运价调整已纳入政府工作

四大行回应房贷调整 专家称楼市将分类调控理性回归

微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